以爱为舟渡山海,以知为灯照前程
——生物系学子陈玫汝河曲支教纪实
从乍暖还寒的二月到骄阳似火的七月,133个日夜悄然流转。在这段时光里,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2203班陈玫汝,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憧憬,在忻州市河曲县唐家会学校留下了温暖且深刻的印记。她以地理知识为画笔,在孩子们的心中勾勒出世界的模样,用爱与陪伴奏响一曲动人的支教乐章。
一、知识铺路,构建地理世界
2月20日,她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启了支教之旅。她所教授的是七年级下册地理,这本教材带着学生们从亚洲出发,穿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探寻西亚的石油宝库,漫步欧洲西部的繁华都市,领略不同国家的独特风情。为了让这些抽象的地理知识鲜活起来,她绞尽脑汁。
在讲解“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时,她利用多媒体展示马六甲海峡繁忙的航运景象,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对比东南亚与家乡河曲的气候差异,探讨不同气候下的农业生产方式,学生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讲到“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她展示了日本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让学生们在欣赏中,了解日本的文化习俗,理解岛国地理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
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带领学生绘制世界地图,从简单的轮廓勾勒到详细的地形标注,一步步提升学生的绘图技巧。在绘制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记住了各个国家的位置,还对它们的形状、边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融入校园,陪伴学生成长
除了日常教学,她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努力融入学生们的生活。六一儿童节,她和孩子们一起精心筹备节目,从舞蹈编排到服装准备,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舞台上,孩子们欢快地舞蹈,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学校的歌唱比赛中,她担任指导老师,耐心地教孩子们发声技巧,一句一句地纠正歌词。比赛当天,她为孩子们加油助威,看着孩子们自信地歌唱,由衷地感到自豪。运动赛场上,她更是化身“全能助手”,为参赛的学生递水、擦汗,为他们呐喊助威,参与到接力赛、跳绳比赛等项目中,和学生们一起奔跑、一起欢笑,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
在课余时间,她还会和学生们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梦想。她发现很多孩子都渴望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要通过教育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决心。
三、支教感悟,收获成长力量
7月3日,支教生活画上了句号,但这段经历却成为她心中最宝贵的财富。回顾这133天,她感慨万千:“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曾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担心自己教不好学生。曾因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焦虑,因教学进度跟不上而困扰,但学校老师的经验分享和孩子们的热情和信任让我迅速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她学会了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教学节奏,懂得了用耐心化解调皮学生的“小脾气”,更在一次次备课、磨课中深化了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在支教过程中,她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学会了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用爱去引导他们。“这些孩子虽然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超乎想象。每一次看到他们认真听讲的眼神,积极回答问题的样子,我都觉得无比幸福。”她还说,“支教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陪伴他们成长。”
这次支教经历,也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未来方向。她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继续在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为更多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
陈玫汝的支教故事,是生物系学子投身教育实践的一个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情,在乡村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 ,也为乡村孩子点亮了一盏通往未来的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